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的四维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面对“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的使命要求,建好“大思政课”,是新时代高校办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抓手。“大思政课”的本质是“课”、核心是“思政”、特色是“大”,既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课程”地位,又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全局调动育人主体、全面发掘育人资源上的系统性要求。构建高质量的“大思政课”,关键在于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大课程”、建好“大师资”、建设“大课堂”、建立“大机制”。
以“大课程”推动“大思政课”守正创新。“大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形态,不仅要求高校从思政课的课程体系上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大课程”,而且要求从整体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上构建以思政教育为核心的“大课程”,全方位提升思政育人成效。
围绕“大课程”建设,需要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功能作用,不断加固思政课的主渠道,强化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内在关联,打造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整体联动的“大思政课”课程内容体系。在思政必修课建设中,提升课程开设的梯度化,明确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到“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再到“感悟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螺旋式上升育人主线,巩固思政必修课的“核心带”地位;在思政课课程群建设中,加强课程开发的区域化,立足“大历史”、聚焦“新时代”,统筹全校力量打造一系列选择性必修课,拓展思政选修课的“宽平台”功能;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建设中,凸显专业群思政元素的特色化,促使单课程协同向课程群协同转化,提升专业人才培养中思政育人的精准度,形成“课课育人、人人育人、处处育人”的教学协同和课程联动,激发课程思政的“多通道”效应。
以“大师资”汇聚“大思政课”育人合力。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各高校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目标,严格按照要求配备建强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确保教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同时有机整合校内外、跨领域、跨学科、跨学院的师资力量,组建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的思政育人团队。
围绕“大师资”建设,坚持系统观念,立足思政育人成效与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体化,发挥思政课教师主力军作用,发掘多元师资力量参与协同育人,打造覆盖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大思政课”育人共同体。在专职思政课教师数量规模达到国家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方向,推进以“名师为引领、教研为基础、项目为支撑”的师资引育培优,打造教研并重、以研促教的创新团队,以有组织的项目申报、教改孵化、合作培育,促进思政课教师能力素质“同升共长”;建立健全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根据课程建设需要,积极聘请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深刻理解的党政领导、理论名家、骨干教师等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实现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多元融合”;结合育人工作和人才培养需求,建立“大思政课”队伍,打造以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校外基地导师、相关专业群教师为主体,以学生朋辈导师、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为补充,以校外专家、先进模范、优秀志愿者等为特色的联合育人团队,以“内外联动、师生同讲”提升育人效果的感染力、引导力和说服力。
以“大课堂”拓展“大思政课”育人场域。“大思政课”的活力来自于现实、视野聚焦于时代、底气深植于真理、场域扎根于社会。搭建“大课堂”,关键在于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在协同育人、开放育人中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
围绕“大课堂”建设,需要坚持“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围绕“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三个方面,在思政课程中突出实践导向,在学生实践中加强思政引领,把社会作为学校的“实验室”,把基地作为“行走”的大场景,以“大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和地方性思政资源要素活化为抓手,不断完善“大思政课”实践体系,实现一、二、三课堂一体化协同育人。通过学生“走出去”到实践中讲,在“立体交叉、全员覆盖”的专题研学、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等各类实践中,润物无声地开展思政教育。结合师资“请进来”依托实践讲,把新时代的实践成就、模范事迹作为重要教学素材,把学生亲身参与各类实践的经历、形成的成果融入教学分析,将外在于思政课堂的现实空间和生活场景,转变为内化于思政育人的教学空间与教育场景,引导学生在经验分享、小组研讨、情景展示、专题辩论等创新教学实践中深化感悟思考、形成理性认同,在打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过程中,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学生爱听爱学、听懂学会。
以“大机制”激发“大思政课”社会共识。“大思政课”之大,既在于时间上的“宽”,又在于空间上的“广”。面对拥有生活世界丰富感知、经历着大中小学教育培养的新时代青少年学生,需要建立贯穿成长全周期、覆盖生活全场域的机制,凝聚全社会育人共识、整合全社会育人力量,全面提升铸魂育人成效。
围绕机制建设,强化全面育人理念,充分凝聚学校、家庭、社会各领域力量,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形成高效协同的多主体、分布式育人机制,将“大思政课”建设成效从学校延伸至社会。在正确把握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充分发挥牵头引领作用,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建设为依托,积极融入区域思政育人阵地建设,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内容有效衔接、跨学段教学协同互促。通过整合区域各类思政教育资源、活动,扩大“大思政课”建设的影响力、示范性和传播度,以学校思政教育的显性育人效应,激活社会生活的隐性育人功能,营造全社会唱响思政教育“大合唱”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浙大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佚名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网上资料繁多,分类不明确,没有专属的党建资料下载,中国法律论坛网推出资料下载频道,汇集了报告、讲话、年鉴等多重资料下载学习!
2020-09-12 -
还在为找寻党建书籍发愁吗?中国法律论坛网为您准备了精品的党建书目,细致分类点击即可去到各大平台购买,方便了您学习和检索时间!
2020-09-12 -
中国法律论坛网在经过不断的细化完善后,2.0版本成功上线,该版本中包含了热门的政策文件,党章、党建图库及党建精彩视频和党建资料下载!
2020-09-12
今日热点
-
聚集壮大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下一篇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