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诈骗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条文对诈骗罪的处罚标准进行了明确,根据诈骗的数额和情节轻重,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具体来说:
1. 数额较大:如果诈骗的财物数额较大,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 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如果诈骗的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可以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如果诈骗的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主体: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主观方面: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诈骗行为,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诈骗结果的发生。
客体: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客观方面: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
诈骗罪是中国刑法中常见的财产犯罪之一,对于保护公民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来源:中国法律论坛作者:班布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