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新闻频道 > 时政要闻 > 正文

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2024-07-25 08:1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学思践悟】

   文化兴则国运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自古至今,文化与科技相伴相生、相互促进。文化是软实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先进文化理念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生产方式变革的强劲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这为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提供了方向指引。

  文化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智慧源泉

   文化培根铸魂,文化启智润心。文化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上,又游离于物质之外,对物质产生反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文化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某些领域和环节发挥着关键作用。文化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智慧源泉,科技创新离不开文化的涵育。先进文化能从价值取向、思维理念、创新动力、道德素养等方面为科技赋能,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从而推动科技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为科技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海量需求和应用场景。文化正从多个维度融入各领域的生产创造中,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能。“文化+”具有创意增值、创新驱动的特点,对社会创新创造氛围的营造、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因此,要充分挖掘运用文化资源,更好推动文化和科技交融互动、融合发展,以文化为重要支点,坚持文化赋能,为科技创新发展增添动能与活力。此外,“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推动科技进步必须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科技创新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科技创新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这就需要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推进科技进步提供深厚文化滋养和广泛社会基础。

  以科技赋能塑造文化新业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始终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人类文化业态发展史就是一部文化和科技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从“铅与火”推动图书、报刊等蓬勃发展,到“光与电”催生广播、电视等行业,再到“数与网”带来网络视听、数字文旅等新业态,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和突破,无不带来文化传播方式和业态的巨大跃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近年来,网络文学、网络直播、网络音频等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使更多馆藏文物和文化遗产火起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深厚滋养,成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湖南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天津滨海新区智慧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显著……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强大赋能与支撑。

   以科技赋能塑造文化新业态,必须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使科技创新更好地顺应文化建设发展趋势,满足人民更加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方面,继续加强基础研究,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聚优势力量,形成攻关合力,加大对数字技术、数字内容和安全播出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努力在影视摄录、高清制播、舞台演艺等高端文化装备技术领域攻克瓶颈技术,提高文化创新的效率和深度,探索文化发展的新内容新形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新表达、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新动能。另一方面,着眼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新趋势,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等,赋能中华文化全景呈现,推动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注入更多的中国文化元素。

  找准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抓手

   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广泛应用,催生出更能推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与生产方式变革的新质生产力。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驱动,以高科技为支撑,以高质量和高效能为指引,以文化创作生产为核心内容的先进生产力形态。应找准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连接点,锻造出高科技支撑的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供强大动能。

   抓好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素,建构内容多样、覆盖广阔的现代化文化产业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凸显了创新的主导作用,阐明了技术革命性突破是促进生产力跃升、生产关系调整和创新资源配置的关键。目前,我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已稳步上升至世界第10位,不断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迈进。新征程上,要继续加强科技创新,稳步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培育发展好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顺应移动化、可视化趋势,集成运用各种新技术,探索文化表现新形式、文化表达新路径,构筑起文化发展新高地。

   抓好文化产业这一重要载体,持续增强文化新业态发展韧性。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特点,在促进经济发展、传承中华文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抓住科技创新发展机遇,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并以此为牵引培育壮大新兴文化产业、超前布局未来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支持引导大型文化企业、中小微文化企业等市场主体踊跃参与文化建设,孵化更多文化创意项目“金点子”,大幅度提高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持续增强文化新业态行业发展韧性。

   抓好人才队伍这一战略支撑,构筑文化强国的人才基石。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基础。锻造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历史上,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为此,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文化领域的人才战略顶层设计,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文化创意人才的高端平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着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深化文化事业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文化与科技交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作者:陈方芳,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佚名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网上资料繁多,分类不明确,没有专属的党建资料下载,中国法律论坛网推出资料下载频道,汇集了报告、讲话、年鉴等多重资料下载学习!

    2020-09-12
  • 还在为找寻党建书籍发愁吗?中国法律论坛网为您准备了精品的党建书目,细致分类点击即可去到各大平台购买,方便了您学习和检索时间!

    2020-09-12
  • 中国法律论坛网在经过不断的细化完善后,2.0版本成功上线,该版本中包含了热门的政策文件,党章、党建图库及党建精彩视频和党建资料下载!

    20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