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之数字时代的民主与法治专题论坛成功举办
2024年3月20日,第三届“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在京举办。来自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200余名嘉宾围绕“民主与治理现代化”“数字时代的民主与法治”“人工智能与民主的未来”“多极化世界中的民主与全球治理”等议题展开讨论,共商民主真谛和互鉴之道。
大会设置了专题论坛“数字时代的民主与法治”。专题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秘书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具体承办。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谢增毅研究员和尼日利亚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克丘库·奥努奈居共同主持。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所长谢增毅研究员主持分论坛
尼日利亚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克丘库·奥努奈居主持分论坛
巴西马拉尼昂州检察院检察官、巴西联邦马尼拉昂大学教授卡修斯·吉马雷斯·柴指出,数字技术改变了世界的民主与治理,造成国家间权力的再分配。必须从地缘政治视角来思考数字技术,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角度看待数字主权。为保障数字技术切实增进民主、人权与法治,决策者与利益相关方必须共同努力、携手合作,推动数字治理形成新机制、新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总编辑黄文艺教授指出,建设数字法治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时代主题,加快构建数字法治体系是中国法治建设的紧迫任务。中国数字法治的前景和趋势可以概括为:形成数字法治新场景、创立数字法治新规范、构建数字正义新形态、推进数字法治新基建、培育数字法律新职业。
韩国亚洲研究所所长贝一明认为,数字技术变革亟待全球制度回应。未来信息政策如何执行,不仅需要制定信息宪法作为制度支撑,而且需要通过司法手段对数字权力加以制约。在确保法律条文清晰、有效的同时,还应当从全球和历史的视角,将数字社区的各个机构和私人主体包含进来,建立公私共治的治理模式。
中国尼泊尔友谊论坛主席高鸿儒指出,数字时代给民主政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数字革命促使信息获取民主化,扩大了普通民众表达意见的空间,赋予了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另一方面,数字时代的信息操纵、隐私侵犯、网络安全等威胁愈演愈烈,给民主价值带来挑战。因此,必须加强透明度、问责制和公民参与,维护数字时代的民主与法治。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托尼·卡蒂认为,解答西方民主治理的问题必须回溯到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民主政治理想。西方民主制度衰落的原因之一在于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急剧上升。精英阶层不是服务于底层人民,而是服务于富人阶层。相比之下,中国在探索民主治理的道路方面比西方做得更好。各国不应被所谓的西方民主所影响。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王立峰教授认为,数字革命给民主政治带来了三方面挑战:一是大数据导致数字权力无处不在,二是个人偏好代替公共理性,三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群众理性难题。在此背景下,中国不断探索民主新的道路,强调中国式民主的理性、科学性、多元性和开放性,为克服数字革命给民主社会带来的难题提供了启示。
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金平指出,数字革命给柬埔寨的民主与法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数字技术能够放大民众的声音,使其更有意义地参与民主进程。同时,数字时代也伴随着虚假信息、隐私侵犯、信任缺失等问题,给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必须坚持民主与法治原则,加强法治机制建设,保障公民权利。
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院中国非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丹尼斯·穆尼内指出,数字技术虽然能够增进民主与法治,但也带来了虚假信息、信息操纵等挑战。在此背景下,必须加强对话,特别是强调年轻人的参与。数字时代应当加强对年轻人的赋权,使其更好地参与民主与法治进程,建设更有韧性的民主与法治框架,塑造民主与法治的未来。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焦洪昌教授指出,大数据在国家治理特别是立法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立法规划安排、立法资料整理、立法意见收集、决策量化分析、立法文本生成、合法性审查以及立法后评估方面前景广阔。但是,立法工作也可能存在数据共享不足、信息孤岛、信息盲点等现象。因此,需要整合政务数据资源,构建法律知识图谱,培养掌握技术的立法人才。
北京大学法学院王磊教授指出,人工智能应用应当以人为中心,同时避免侵犯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为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合法、合规、安全、可控,应当制定、修改、补充和解释相关法律,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协调制定统一的国际标准和规范。人工智能为民主参与提供了新渠道,提高了民主制度的运行效率,有助于加强民主监督,促进民主的发展。
爱尔兰德博尔达研究所前所长彼德·艾默生指出,多数投票原则具有许多优点,并被广泛应用,但多数投票原则也有其局限性。多数投票程序容易受到操控,其结果可能不公正。在当今的数字时代,真正的民主应当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决策机制和投票程序基础上。
白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体化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纳塔莉亚·库图佐娃指出,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解决社会中的各种障碍和不平等现象,促进构建更友好、更包容的社会。人工智能的应用应以消除歧视、关注平等为目的,关注和保护残疾人、老年人、难民、有精神障碍的人等特殊群体,培养他们融入社会的技能。
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人权法室主任戴瑞君研究员指出,妇女的平等参与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得到了国际人权法的确认。中国政府从制度和政策层面全面保障和促进妇女参与权。然而,数字技术对妇女参与权提出了新的挑战。数字时代促进妇女参与权,需要将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纳入教育政策和公民教育活动,确保有效解决性别刻板印象,弥合数字鸿沟。
利比里亚非洲发展协会研究员马雷纳·普拉扎尔·雷内尔·巴莫米指出,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民主、人权和法治相互交织。数字化有助于提高便利性、透明度、问责制与公众参与,同时也带来虚假信息、隐私保护和网络安全威胁等多重挑战。保护人权仍然是数字时代的核心,有必要通过国际合作协调跨国法律标准,创造公正包容的数字环境,促进公民基本权利保护。
拉丁美洲中国研究学会主席、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阿根廷-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毕嘉宏指出,拉丁美洲国家建立了自己的民主制度,但也面临挑战。拉丁美洲国家建立自己的法律框架以及民主程序,是国家主权的具体体现。然而,拉丁美洲国家的民主进程也受到外部的施压,一些国家通过对他国进行经济制裁谋求地区霸权。拉丁美洲必须不断改进社会治理结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光权教授指出,中国裁判文书公开是司法公开的一项重要举措。从裁判文书网上网和人民法院案例库的建设来看,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阳光司法充满期待。司法公开对于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发挥着重要作用。
葡萄牙中国观察研究所主席鲁翊君教授在评论中指出,民主与法治的核心在于追求社会公平的制度化。中国实施的民主决策程序包含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监督,为人类文明作出了独特贡献。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应坚持以人为本,兼顾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促进公平正义与自由的实现,让全人类能够共享民主成果。
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小妹研究员在评论中指出,民主价值是共同的,但民主制度是具体的。民主应与时俱进,无法一劳永逸、一蹴而就。民主在数字时代面临数字权力、信息辨别、数字权益和数字平等等新课题,加强交流对话和制度互鉴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加强数字法治建设,才能更好地回应数字领域的新问题、新挑战。
在第三届“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闭幕式上,民主研究全球智库网络秘书处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莫纪宏研究员向大会汇报了2023年民主研究全球智库网络主要工作和成果。
本文来源:法治政府研究院公众号作者:佚名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网上资料繁多,分类不明确,没有专属的党建资料下载,中国法律论坛网推出资料下载频道,汇集了报告、讲话、年鉴等多重资料下载学习!
2020-09-12 -
还在为找寻党建书籍发愁吗?中国法律论坛网为您准备了精品的党建书目,细致分类点击即可去到各大平台购买,方便了您学习和检索时间!
2020-09-12 -
中国法律论坛网在经过不断的细化完善后,2.0版本成功上线,该版本中包含了热门的政策文件,党章、党建图库及党建精彩视频和党建资料下载!
20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