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网菏泽供电:开展结对帮扶、送安全进校园、“金秋助学”等活动
有的孩子除了网络游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经常逃学、天天熬夜,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伤害。”12月3日,山东菏泽供电公司“善小”雷锋团队志愿者张方建在巨野县麒麟镇南曹庄小学现场讲解,用真实案例教育学生珍惜青春年华,远离网瘾。
菏泽供电公司“善小”雷锋团队立足当地实际,关注需要帮助的群体和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各类志愿活动,现有志愿者1500余人。“梦想花开”项目是该团队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和贫困家庭儿童开展的志愿服务。该活动通过组织义演义卖、结对帮扶、送安全进学校、“爱心妈妈”、金秋助学等方式,开展特色帮扶。从2013年开展至今,该活动参与人数已达965人,共帮扶贫困学生1157名。
结对帮扶 为了孩子们阳光成长
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因长期缺少有效监护和关爱,易发生身体伤害、性格孤僻等问题,甚至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看到有些孩子流连网吧、过早辍学或身患疾病,我们感到很心痛,所以开展了‘梦想花开’项目,希望帮助他们阳光成长。”“善小”雷锋团队负责人曹华说。
2015年5月,曹县9岁儿童郭冉被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家里为了给她治病,两个月就花费了20万元,不仅掏空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了一笔外债。然而,保守治疗至少还需要50万元。“善小”雷锋团队的志愿者得知情况后,于同年8月1日组织义演义卖募捐活动,现场募集善款26108元。这一活动被媒体报道后,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纷纷捐献爱心,共筹集资金50余万元,将这个孩子从生命边缘拉了回来。现在孩子已经读六年级了。
“帮就帮到底,不能半途而废”是“梦想花开”的理念。志愿者们针对贫困家庭儿童开展结对帮扶,建立 “一人一策” 帮扶档案。志愿者们认真研究每名孩子的性格特点、家庭状况和成长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自护教育、爱心捐赠、心理辅导、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呵护成长7个方面的行动。
2015年,鄄城县6岁儿童王昌世的父亲因救邻居孩子而去世,母亲患有精神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爷爷体弱多病,一家人艰难度日。王昌世的学习成绩也很不理想。结对帮扶后,志愿者陈曦和队友们经常到王昌世家送生活和学习用品,辅导他写作业,还带他进城看电影拓宽眼界。如今,帮扶王昌世的行动已经持续了三年多。他的学习成绩进入了全级前10名,全家人对生活又燃起了希望。
在重视贫困家庭儿童学习生活的同时,“善小”雷锋团队的志愿者们也十分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志愿者黄传锋每年都会定期到曹县聋哑学校。在那里,他结识了14岁的听障女孩王杰。王杰因为身体原因平时非常自卑,不愿和人交往。黄传锋陪她做游戏,主动向她学习手语,分享励志故事,鼓励她开阔视野、多交朋友,帮助她走出阴霾、恢复自信。经过耐心的陪伴和引导,王杰慢慢活泼起来,开始主动和同学打招呼,笑容也渐渐挂上她的脸庞。
编印卡通教材 关注儿童安全用电
在一次志愿活动中,志愿者刘华腾和队友们来到一所幼儿园向小朋友们讲解《安全用电宣传画册》。起初孩子们还颇有兴趣,可没过一会儿就开始走神。刘华腾意识到,这些画册专业性太强,低龄儿童根本就不爱看,也看不懂,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于是,刘华腾萌生了编写儿童专用教材的想法。他从漫画书中汲取灵感,汇总安全用电常识后,以动漫人物“霹雳娃娃”为主角,联合队友们编写了儿童安全用电卡通漫画教材——《霹雳娃娃和安全用电》,并在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教材出版后,“善小”雷锋团队向社会及中小学校捐赠了8万余册。
2013年8月,“善小”雷锋团队制作了儿童安全用电公益广告,在优酷网、新浪网等发布。公益广告上线后,3天内点击量超过10万次,并在中央电视台7套等多个电视频道播出。
点滴关怀,汇聚成海。6年来,“善小”雷锋团队充分利用行业和服务区域优势,开展“心愿直通车”“大手拉小手、一起往前走”等各类活动600余次,捐赠助学金20余万元,捐赠各类物品7万余件,2.2万余名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受益。有46名青少年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改变了沉迷网络的习惯。孩子们在帮助中学会了保护自我,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
志愿者们结对帮扶的孩子中已有32名走进大学校门,志愿者姚江元资助的单县贫困学生张波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张波已成家立业,也经常参与献爱心活动。他说:“我要将江元叔叔的行动和精神延续下去,用爱续写雷锋日记。”(记者 徐宁 通讯员 赵亚锋)
本文来源:国网报作者:网络
本网信息及图片部分由网络整理所得,版权贵转载方所有,如对转载有疑问,请第一时间与编辑部联系,核实后将做下架处理!